首页 > 健康科普 > 中药补法在老年病人中的合理运用
中药补法在老年病人中的合理运用
15
2021-01
11:23
作者: 来源:
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,简单的生病治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。补药已成为中老年追求健康的重要选择。
中药补法在老年病人中的合理运用
食欲不振——补、头晕眼花——补、气血不足——补、身体无恙——还补
凡事皆可——补!补!补!
然后医生就苦口婆心的说
不要妄补!
不要妄补!
不要妄补!
小泌今天就给大家讲讲——中药补法在老年病人中的合理运用
从常理来看,气虚补气,血虚补血,阴虚滋阴,阳虚温阳,皆是中医治病通例,但在实践中,补之不当,辨不准”阴阳虚实”,还可出现不良的后果,更别说达到治疗的效果。
1.老年人进补原则
进补当以平衡为贵 
经云:“形不足者,温之以气;精不足者,补之以味。”补法是利用药物的偏胜之气来纠正人体中的气血阴阳不平衡的疗法。
中药补法在老年病人中的合理运用
 
进补的目的是调理人体脏腑、阴阳、气血各方面的不足,使得机体恢复平衡,所谓”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”平衡理念是中医养生法则和治病的主体思想,若补其有余,实其所实,往往会适得相反。
本虚者固然应当进补, 但若其人以邪盛为主,此时若妄施补益之品,易犯虚虚实实之弊。运用补法,应当在中医老师的指导下,详辨虚实,审证求因,才能正确掌握进补方法。
药量宜小,以缓慢取效
老年人对药物敏感性降低,且脾胃功能减弱,对药物吸收较慢,药力发挥和持续时间也相应延长,另老年病多属慢性,治疗不能求速效,需据其生理、病理特点选择药物,进行配伍,且要注意用量,不可过大,以免损伤正气。所以,用药不同于青壮年,一般老年人用量宜小,为常用剂量的 1 /2~1/ 3为佳,缓缓治疗,逐渐收效。
知晓了老年人进补原则,就来看看老年人应该怎么个补法。
2补法的具体运用
平补法
东汉时期,张仲景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》记载对虚劳病的治疗经验。“虚劳诸不足,风气百疾”,则用薯蓣丸。
薯蓣即现代我们常说的山药,其能调理脾胃,方中另配四君、四物气血双补,干姜温阳,阿胶补血,桂枝、柴胡等驱除风气,杏仁、桔梗补而不滞。此方不偏阴不偏阳,不偏气不偏血,调理脾胃,气血双补且不寒不热,不攻不泻,不湿不燥,故常服可调补而无弊端。
调补法 
如老年人胀满泄泻, 消化不良,与一般治法中专用橘皮、枳实、神曲、山楂、麦芽 、大腹皮甚至厚朴、青皮等理气降逆,以消导开滞药为主者应有不同,老年人脏腑虚弱,应以补为主,辅之以调。治实不可太猛 ,猛了要伤正,也不可太轻,轻了治不及本。
因为药物属于补偏之品,不宜乱用久服,食物同样有养身和治病的疗效。中医同样在药补上往往可以进行食补法。
食补法 
调整饮食,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,起到药物不能完全起到的作用。不过食补也要辨证而施,如阳热体质的人不宜多服生姜、大蒜、羊肉等温性食品;而阴寒体质的人不宜多进水果、鸭子等凉性食品,否则达不到进补目的,反而会加重病情。

综上所述,老年人进补不可一味蛮补,应当详辨虚实,审证求因,当补则补,当攻则攻,这样才能达到养生治病的目的。


中医科/谢磊 供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