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1月30日,是第69届“世界防治麻风病日”暨第35届“中国麻风节”。
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又名为国际麻风节 ,这是在1954年由法国律师佛勒豪发起并经由世界卫生组织确立 ,时间定为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,其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消除过去对麻风病患者的恐惧和歧视,鼓励和帮助麻风病患者克服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,能够得到与其他病人一样的治疗与生活。
1987年11月27日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决定:自1988年起"国际麻风节"也作为"中国麻风节".1996年卫生部下文称之为"世界防治麻风病日",并每年发布我国的主题,各地都广泛开展了保持麻风防治及关心麻风病人的庆祝活动。2022年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活动的主题为“关爱麻风患者,共创美好生活”
那什么是麻风病呢?
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,主要病变在皮肤和周围神经。临床表现为麻木性皮肤损害,神经粗大,严重者甚至肢端残废。本病在世界上流行甚广,我国则流行于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以及青海等省、自治区。
麻风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未经治疗的麻风病患者,95%以上的人对麻风杆菌有正常抵抗力,发病率低,正常与麻风病患者接触是不会传染的,此病也不遗传。
麻风病早期症状比较轻微,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,再发展表现为周围神经变粗、变硬、出汗、感觉麻木等,严重的还可以出现内脏器官受累。
随着医学进步,麻风病被证实是可以治愈的,需隔离,早期、及时、足量、足程、规则治疗,及时发现、治疗可以避免残畸。
如果怀疑自己得了麻风,请及时、主动到市、县(区)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咨询、检查、治疗。